熱門搜索:
灌封膠用導熱粉,
凝膠用導熱粉,
硅脂用導熱粉,
硅膠墊片用導熱粉,
環氧膠用導熱粉,
聚氨酯膠用導熱粉,
雙面膠用導熱粉,
覆銅板用導熱粉,
高導熱粉體,
導熱氧化鋁粉,
球形氧化鋁粉,
納米氧化鋁粉,
氮化硼粉,
氮化鋁粉
4產品百科
?為什么小粒徑高導熱粉體越來越受熱界面材料的青睞?
文章出處:行業動態
責任編輯:東莞東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發表時間:2025-03-05
隨著電子設備功率密度飆升、散熱空間日益緊縮,傳統大顆粒導熱粉體的局限性逐漸暴露,而小粒徑高導熱粉體憑借低熱阻、高填充、強適配性等優勢,正成為熱界面材料的“新寵”。其背后的技術邏輯與市場需求,可從以下三個維度:一、電子設備小型化:散熱空間壓縮倒逼材料革新1. 超薄化設計趨勢 智能手機、光模塊、車規級芯片等設備的散熱間隙已縮至0.1mm以下,傳統大粒徑粉體(如50μm氧化鋁)易形成界面空隙,導致熱阻升高。而小粒徑粉體(1-10μm)可緊密填充微觀縫隙,形成連續導熱網絡。 2. 高功率密度挑戰 AI服務器單芯片功耗突破1000W,新能源車IGBT模塊功率密度達30kW/L,要求熱界面材料在有限厚度下實現更高導熱效率。小粒徑粉體通過高比表面積加速聲子傳遞,導熱系數(TC)可突破10W/m·K。 ?

二、小粒徑粉體的核心優勢:從“物理填充”到“聲子優化”1. 密實填充,降低界面缺陷 - 粒徑梯度設計:小粒徑粉體可填充大顆粒之間的空隙,減少孔隙率,提升導熱路徑連續性; - 低剪切力加工:超細粉體在硅脂中分散更均勻,避免大顆粒導致的研磨設備磨損。 2. 聲子傳輸效率提升 導熱本質是聲子(熱振動量子)的傳遞,小粒徑粉體因晶界減少、缺陷密度低,可延長聲子平均自由程。3. 表面改性潛力大 小粒徑粉體比表面積高(如10μm粉體比表面積為1μm的1/10),更易通過表面包覆、偶聯劑處理增強與基材的相容性,減少界面熱阻。 三、技術突破:小粒徑≠難加工盡管小粒徑粉體易團聚、難分散,但通過技術創新已實現規模化應用: 1. 分散技術升級 - 干法表面修飾:采用氣流粉碎+原位改性工藝,在粉體制備過程中同步完成硅烷偶聯劑包覆,避免濕法改性的團聚問題; - 低吸油值設計:通過調控粉體形貌(如類球形),將控制吸油值,提升硅脂擠出性。 2. 復配技術加持 小粒徑粉體與片狀/纖維狀粉體復配,可構建“三維導熱網”: - 片狀氮化硼(橫向導熱)+小粒徑氧化鋁(縱向填充),導熱系數提升30%以上; - 碳纖維(長程導熱)+納米金剛石(局部熱點疏導),實現各向異性散熱。 小粒徑,大未來 小粒徑高導熱粉體從“配角”到“核心”的轉變,本質是電子散熱需求與材料科學的共同進化。其背后不僅是粒徑的縮小,更是填充技術、表面化學、聲子工程的多維度突破。隨著東超新材料等企業持續加碼超細粉體研發,熱界面材料正步入“納米級精準散熱”的新時代。?
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回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徐县|
阿拉善盟|
论坛|
如皋市|
武义县|
静宁县|
上栗县|
佛冈县|
文安县|
沁源县|
九江市|
镶黄旗|
库尔勒市|
如东县|
德保县|
开阳县|
吴江市|
海阳市|
济源市|
砚山县|
靖西县|
元氏县|
桃江县|
平阴县|
莆田市|
康乐县|
万山特区|
临朐县|
青河县|
叙永县|
平舆县|
兖州市|
丰都县|
来凤县|
丹阳市|
绩溪县|
罗源县|
大关县|
鹿邑县|
滕州市|
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