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性能導熱凝膠的制備中,如何平衡粉體粒徑、導熱性能和擠出性能一直是行業內的挑戰。特別是在追求6.2W/m·K高導熱系數的同時,確保粉體最大粒徑不超過100um,對于提 升產品競爭力至關重要。東超新材針對這一難題,提出了一套創新的選用方案,以下是詳細的分析和對比結果。 ?傳統6W/m·K導熱凝膠的制備往往依賴于大量粗粉的填充,這些粗粉的粒徑通常在150-200um之間。雖然這樣的填充方式可以保證一定的出膠量,但是粗粉對擠出泵出膠口的磨損問題不容忽視。同時,較大的粉體粒徑也難以滿足產品對較低熱阻(BLT)的要求。為了克服這些問題,行業一直在尋求更為優化的解決方案。 東超新材研發的DCN-6000BH導熱粉體,通過特定的粉體表面處理劑和表面改性技術,成功地將粉體粒徑控制在D99≤60um,大幅提升了導熱凝膠的綜合性能。以下是不同導熱粉體在單組份凝膠配方中的應用對比,以展示DCN-6000BH導熱粉體的優勢: ?1. 使用最大粒徑150-200um的粗粉:這種方案雖然能保證出膠量,但磨損問題嚴重,且難以滿足低BLT的要求。長期使用還可能導致設備維護成本增加,影響生產效率。 ?2. 使用粒徑相對較細,D99≤100um的粉體:相較于粗粉,這種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磨損,但由于粉體粒徑仍然較大,凝膠粘度增加,導致擠出性能受到影響,難以實現高效生產。 ?3. DCN-6000BH導熱粉體凝膠:采用D99≤60um的DCN-6000BH導熱粉體,不僅保持了6.2W/m·K的高導熱系數,還通過表面處理和改性技術,提高了粉體的分散性和填充性能。這使得凝膠在保持高導熱性的同時,也具備了較高的擠出速率,有效解決了磨損和粘度問題。

?東超新材的這種創新方法,不僅解決了傳統導熱凝膠在制備過程中遇到的磨損和粘度問題,還提升了產品的整體性能。以下是該方案的具體優勢:- 優化了粉體粒徑,實現了更致密的顆粒堆積,提高了導熱效率。- 降低了粉體表面極性,增強了其在凝膠基體中的分散性,減少了團聚現象。- 改善了粉體的填充性能,使凝膠在保持高導熱性的同時,具有更好的擠出性能。- 減少了設備磨損,延長了生產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維護成本。- 滿足了客戶對高填充、高導熱和良好擠出性的需求,提升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東超新材的DCN-6000BH導熱粉體選用方案,為高性能導熱凝膠的制備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通過精細化的粉體處理技術,實現了高導熱與良好擠出性能的完美結合,為電子元器件的熱管理提供了更為可靠的解決方案。 東超新材料,作為一家在導熱粉體領域深耕十年的行業領軍企業,其卓越的解決方案、龐大的生產規模以及領先的技術水平,已經使其在同類企業中遙遙領先。公司擁有7000平方米的現代化生產工廠,這不僅是其強大實力的象征,更是對行業高標準、高品質承諾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