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熱粉體是現代電子設備熱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它們能夠有效地提升材料的導熱性能,從而滿足日益增長的熱管理需求。本文將探討不同類型的導熱粉體,包括陶瓷和碳材料,以及它們在實際應用中的廣泛用途。一、陶瓷粉體 ?陶瓷粉體以其優異的導熱性能和極低的導電性而著稱,廣泛應用于需要電絕緣的環境中。這些粉體主要包括碳化物、氧化物和氮化物。1. 碳化硅(SiC)和MXenes:碳化硅具有高硬度、高導熱系數、耐高溫、耐化學腐蝕等特性,但絕緣性能較差。MXenes則通過冷凍干燥法制備成3D泡沫,注入環氧樹脂后,可獲得高導熱系數。2. 氧化鋁(Al2O3)和氮化硼(BN):氧化鋁具有多種晶體結構,其中α-Al2O3因其穩定性高、電絕緣性能優異而備受關注。氮化硼則因其高導熱系數、高絕緣性和低比重而受到青睞。
?
二、碳材料 碳材料在熱管理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它們包括金剛石、納米金剛石(ND)、炭黑(CB)、石墨烯、膨脹石墨(EG)和碳納米管(CNTs)。1. 金剛石和納米金剛石:金剛石具有極高的導熱性,納米金剛石作為聚合物基體的填料,具有優異的電學性能、光學性能、力學性能和高導熱性。2. 炭黑、石墨烯和膨脹石墨:炭黑、石墨烯和膨脹石墨等碳材料也具有高導熱性和良好的界面性能,適用于輕量化應用。三、導熱粉體的應用挑戰 在聚合物基體中引入導熱粉體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到聚合物與填料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界面行為。這種相互作用不僅影響復合材料的導熱性能,還會影響其機械性能、熱穩定性、化學穩定性等多個方面。 首先,聚合物基體和導熱填料之間的界面熱阻是一個關鍵因素。當導熱填料被加入到聚合物基體中時,它們之間會形成許多微小的界面。這些界面由于熱傳導系數的不匹配,會形成熱阻,導致熱量在界面處滯留,從而降低復合材料的整體導熱性能。 其次,聚合物基體與導熱填料的極性差異也會影響界面相容性。大多數聚合物是極性或非極性的,而導熱填料如碳納米管、石墨烯等則具有較高的極性。這種極性差異會導致聚合物基體與導熱填料之間的相互作用較弱,使得填料難以在聚合物中均勻分散,容易形成團聚。團聚的填料顆粒會形成熱傳導的障礙,進一步降低復合材料的導熱性能。 此外,界面上的間隙和缺陷也會影響復合材料的導熱性能。這些間隙和缺陷會導致填料顆粒之間無法有效接觸,形成熱傳導的斷點,從而降低復合材料的導熱性能。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研究人員和工程師采用了多種策略。例如,通過表面改性技術,如接枝、涂層等,可以提高導熱填料與聚合物基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增強界面相容性。此外,通過優化填料的粒徑、形態和分布,可以改善填料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減少團聚現象。同時,通過調整聚合物基體的結構和性質,如使用交聯聚合物、共聚物等,可以提高聚合物與導熱填料之間的相容性。
?
盡管這些策略可以顯著提高復合材料的導熱性能,但通過使用單一類型的填料來明顯提高復合材料的價值仍然具有挑戰性。這是因為單一類型的填料可能無法完全滿足復合材料在導熱性能、力學性能、熱穩定性等方面的要求。因此,研究人員和工程師通常采用多種填料的復合搭配,以實現協同效應,提高復合材料的綜合性能。 綜上所述,在聚合物基體中引入導熱粉體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到界面熱阻、界面相容性、填料分散性等多個方面。通過采用多種策略,可以改善填料與聚合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提高復合材料的導熱性能。然而,通過使用單一類型的填料來明顯提高復合材料的價值仍然具有挑戰性,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開發。 導熱粉體在聚合物基體中的分散性和界面相容性是影響復合材料性能的關鍵因素。東超新材通過復合搭配、表面改性等技術,開發了高性能的導熱粉體,以提高其在有機硅、聚氨酯、環氧、丙烯酸、塑料等體系的填充率,形成致密的熱路徑,從而降低體系的粘度,引發填料之間的協同作用,獲得更好的導熱性。
版權與免責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僅供學習交流,如有不適請聯系我們,謝謝。